胡杨:与石头对话的“守”艺人
2025-03-26 15:03:31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芷江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唐先彬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023

芷江融媒讯(记者 尹华 杨丽君 通讯员 罗灵芝)沅洲石雕,这项始于宋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,在匠人的刻刀下延续了八百年的文脉。在芷江明山脚下的十万坪侗寨,高级工艺美术师、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胡杨,用近30年的时光与石头对话,以手中的刻刀唤醒石头的生命。近日,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,胡杨名列其中。

走进胡杨的工作室,仿佛进入了一个石头的艺术殿堂。这里陈列的每件作品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时光的故事,在柔和的射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泽。

沅洲石雕的独特魅力,首先源于其珍贵的原材料。产自芷江明山的沅周石,因质地温润如玉、色泽丰富多变,自古就有“侗家美玉”的美称。紫色石料上的金、绿、青天然纹理,就像是大自然预先勾勒的草稿,等待着匠人的解读与完善。胡杨表示,在雕刻之前先要审料,看材料的颜色适合做什么题材,要对石头有所了解,尽可能地让题材和色彩相吻合。

这门传承八百年的技艺,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智慧。从选料、审石、设计到粗雕、精雕、打磨,完成一件作品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。胡杨说,既然选择了这个手艺,肯定要爱这个手艺,首先要耐得住性子,沉下心来去做雕刻。做雕刻做到一定阶段,都会遇到瓶颈,这时候就要自己静下心来,回过头去看一下自己的作品,从而找到新的突破点。

“石不语,色传神;刀未动,意先存”,石材的“天工”与匠人的“人意”相互成就。几十年的磨砺,胡杨熟练掌握了沅洲石雕独有的“俏色巧雕”技法,他根据石材的天然色泽进行创作,让每一件作品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。他举例说,有一块石头有一条玉带,他将其设计成一片荷叶,上面有一只蜻蜓,取名“亭亭玉立”。这种随性的设计不可复制,因为他们是利用石材的俏色进行创作的,每一件作品都不一样。

为了让这门古老技艺薪火相传,胡杨创办了沅洲石雕传习基地。在这里,他不仅传授雕刻技法,更注重培养学员“读懂石头”的能力。年轻学徒们在他的指导下,正尝试将现代审美与传统技艺相融合,为沅洲石雕注入新的活力。

27 年来,胡杨潜心于沅洲石雕,坚持手工技艺制作。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工艺美术大赛中屡获殊荣,包括 2 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、6 个国家级金奖、6 个国家级银奖、5 个国家级铜奖,以及多个省级奖项。他还荣获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“湖南省劳动模范”“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”等荣誉。

胡杨表示,沅洲石雕的未来发展应该是传承与创新并重。他们要坚持传统技艺的核心,保护好艺术的根脉,同时积极探索与现代科技、现代生活的结合点,开发出更具时代感的作品,让沅洲石雕走向世界,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。

责编:唐先彬

一审:石曦浩

二审:唐先彬

三审:明毅

来源:芷江融媒体中心

市级
县级
专题专栏
特别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